跳到主要內容
:::

教育百科logo

::: 開 - 教育百科
教育部國語小字典
注音:
解釋:
  1. ㄘㄨㄥˊㄍㄨㄢㄅㄧˋ˙ㄉㄜㄓㄨㄤˋㄊㄞˋㄑㄧˇㄉㄨㄥˋㄖㄨˊ:「ㄎㄞㄇㄣˊ」、「ㄎㄞㄕˇ」、「ㄎㄞㄎㄡˇ」。
  2. ㄕㄨㄓㄤㄓㄢˋㄈㄤˋㄖㄨˊ:「ㄎㄞㄏㄨㄚ」、「ㄎㄞㄏㄨㄞˊ」、「ㄎㄞㄒㄧㄣ」、「ㄏㄨㄚㄉㄨㄛˇㄕㄥˋㄎㄞ」。
  3. ㄈㄚㄐㄩㄝˊㄊㄨㄛˋㄓㄢˇㄖㄨˊ:「ㄎㄞㄈㄚ」、「ㄎㄞㄩㄢˊㄐㄧㄝˊㄌㄧㄡˊ」、「ㄎㄞㄐㄧㄤㄆㄧˋㄊㄨˇ」。
  4. ㄧㄣˇㄉㄠˇㄑㄧˇㄈㄚㄖㄨˊ:「ㄎㄞㄉㄠˇ」。
  5. ㄔㄨㄤˋㄅㄢˋㄕㄜˋㄌㄧˋㄖㄨˊ:「ㄎㄞㄉㄧㄢˋ」、「ㄎㄞㄍㄨㄥㄔㄤˇ」。
  6. ㄈㄟˋㄊㄥˊㄖㄨˊ:「ㄕㄨㄟˇㄎㄞ˙ㄌㄜ」。
  7. ㄎㄢˋㄊㄡˋㄏㄨㄛˋㄉㄚˊㄖㄨˊ:「ㄒㄧㄤˇㄎㄞ」、「ㄎㄢˋㄎㄞ」。
  8. ㄎㄨㄛˋㄓㄤㄎㄨㄛˋㄉㄚˋㄖㄨˊ:「ㄔㄨㄢˊㄎㄞ」、「ㄙㄢˋㄎㄞ」。
  9. ㄊㄧㄠˊㄌㄧㄝˋㄌㄧㄝˋㄔㄨㄖㄨˊ:「ㄎㄞㄧㄠˋ」、「ㄎㄞㄈㄚㄆㄧㄠˋ」、「ㄎㄞㄕㄨㄉㄢ」。
  10. (10)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ㄓˇㄓㄤㄉㄚˋㄒㄧㄠˇㄔˇㄘㄨㄣˋ˙ㄉㄜㄉㄢㄨㄟˋㄑㄧㄝㄍㄜㄧˊㄉㄚˋㄓㄤㄓˇㄨㄟˊㄖㄨㄛˋㄍㄢㄈㄣㄔㄥㄨㄟˊㄎㄞ」。ㄖㄨˊ:「ㄉㄨㄟˋㄎㄞ」、「ㄙˋㄎㄞ」、「ㄕˊㄌㄧㄡˋㄎㄞ」。
資料來源: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開
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
注音:
漢語拼音: kāi
解釋:
  1. 張啟。與「閉」、「關」相對。
    【例】開門、開口、開箱 ◎
  2. 舒張、綻放。
    【例】開顏、開懷、盛開
  3. 發動、啟動。
    【例】開車、開船、開飛機
  4. 發掘、拓展。
    【例】開礦、開荒、開疆闢土
  5. 創辦、設立。
    【例】開店、開國
  6. 起始做某種行為、動作。
    【例】開學、開工、開飯
  7. 條列、列出。
    【例】開藥方、開書目、開發票
  8. 沸騰。
    【例】水開了
  9. 副詞:(1) 放在動詞後,表示通透、豁達的意思。
    【例】看開、想開 (2) 放在動詞後,表示擴張、擴展的意思。
    【例】傳開、散開
  10. 量詞。計算紙張大小尺寸的單位。切割一大張紙為若干分之一稱為「開」。
    【例】對開、四開、十六開
資料來源: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開
授權資訊: 資料採「 創用CC-姓名標示- 禁止改作 臺灣3.0版授權條款 」釋出
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
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為歷史語言辭典,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,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。若您是為小學、國中、高中(職)的學習或教學,建議您優先使用《國語小字典》或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。
注音:
漢語拼音: kāi
解釋:
[動]
1.啟、張。《說文解字.門部》:「開,張也。」如:「開門」、「開口」、「開箱」。唐.孟浩然〈過故人莊〉詩:「開軒面場圃,把酒話桑麻。」
2.舒張、綻放。如:「開顏」、「開懷」、「開花」、「花朵盛開」。《莊子.齊物論》:「其寐也魂交,其覺也形開。」
3.發動、啟行、駕駛。如:「開車」、「開船」。唐.杜甫〈登白馬潭〉詩:「水生春纜沒,日出野船開。」
4.發射。如:「開槍」、「開砲」。
5.發掘、拓展。如:「開礦」、「開荒」、「開源節流」、「開疆闢土」。《韓非子.初見秦》:「開地數千里,此其大功也。」
6.引導、啟發。如:「開導」。《禮記.學記》:「故君子之教喻也,道而弗牽,強而弗抑,開而弗達。」
7.創辦、設立。如:「開店」、「開工廠」、「別開生面」。《易經.師卦.上六》:「大君有命,開國承家,小人勿用。」《鏡花緣》第五二回:「如今天朝雖開女科,無如遠隔重洋,何能前去?」
8.始做某種行為、動作。如:「開學」、「開工」、「開飯」。
9.舉行。如:「開會」。
10.免除、取消。如:「開戒」、「開禁」、「開除」。《書經.多方》:「開釋無辜,亦克用勸。」
11.條列、列敘。如:「開藥方」、「開發票」、「開書單」。
12.揭曉。如:「開獎」、「開標」。
13.分離。如:「離開」。三國魏.阮籍〈大人先生歌〉:「天地解兮六合開,星辰隕兮日月頹。」
14.割、剖。如:「開膛破肚」、「開了一個西瓜」。
15.消散。如:「雲開霧散」。唐.杜甫〈梅雨〉詩:「茅茨疏易溼,雲霧密難開。」
16.支付。如:「開支」、「開銷」、「開工錢」。
17.沸騰。如:「水開了」。
[名]
1.量詞。計算紙張大小尺寸的單位。切割一大張紙為若干分之一稱為「開」。如:「對開」、「四開」、「十六開」。
2.黃金的純度單位。以二十四開為純金。
3.姓。如漢代有開章。
[副]
放在動詞後:(1)表示通透、豁達。如:「想開」、「看開」。(2)表示擴張、擴大。如:「傳開」、「散開」。
資料來源: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開
授權資訊: 資料採「 創用CC-姓名標示- 禁止改作 臺灣3.0版授權條款 」釋出
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
基本資料
英文: open
日期: 2003年6月
出處: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
辭書內容
名詞解釋:
(一)準備用以讀、寫檔案。其工作內容包括檢查該檔案是否存在,是否有使用權限等,若一切正常,作業系統會指定一符記給該檔案以利隨後的讀、寫作業。參【檔案描述符】(file descriptor)、【檔案控制】(file handle)。
(二)左括號的簡稱,用以消除口述時可能產生的混淆,如LISP語言的式子(DEFUN FOO(X)(PLUS X 1))可唸成〝Open defun foo, open eks close, open, plus eks one, close close.〞。
(三)指非專屬的。如一開放式標準,為每一個人都可以使用而不需付費。
資料來源: 國家教育研究院_開
授權資訊: 資料採「 創用CC-姓名標示- 禁止改作 臺灣3.0版授權條款」釋出
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
四縣音
海陸音
大埔音
饒平音
詔安音
南四縣
釋義:
詞條來源: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開
授權資訊: 資料採「 創用CC-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臺灣3.0版授權條款」釋出
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
音讀: khai
屬性: 主詞目
解釋:
  1. [[動] ] 花錢。
  2. [[動] ] 張開、綻放。
  3. [[動] ] 起始。
  4. [[動] ] 發展、開闢。
  5. [[動] ] 嫖妓。
音讀: khui
屬性: 主詞目
解釋:
  1. [[動] ] 啟、打開。
  2. [[動] ] 綻放。
  3. [[形] ] 表示擴大、張開。
  4. [[動] ] 列舉、寫單據。
  5. [[動] ] 分攤費用。
  6. [[形] ] 不密集。
  7. [[動] ] 駕駛。
詞條來源: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開
授權資訊: 資料採「 創用CC-姓名標示- 禁止改作 臺灣3.0版授權條款」釋出
教育部異體字字典

1. 啟、張。如:「開門」、「開口」、「開箱」。《說文解字.門部》:「開,張也。」唐.孟浩然〈過故人莊〉詩:「開軒面場圃,把酒話桑麻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三:「把兩隻手捏了拳頭,做一個開弓的手勢,哈哈大笑道:『二十年間,張弓簇箭,不曾撞個對手。』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「他慌忙打開行李,取出一匹繭紬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五二回:「廣東梳傭又拿上酒來,一個年輕侍者,拿了過山龍進來開酒。」

2. 舒張。《莊子.齊物論》:「其寐也魂交,其覺也形開。」唐.韓愈〈記夢〉詩:「神官見我開顏笑,前對一人壯非少。」唐.雍陶〈過南鄰花園〉詩:「春風堪賞還堪恨,纔見開花又落花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三:「眾人重到肆中,開懷再飲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一回:「想著尊府的花園,桂花一定盛開了,所以特來看看世兄,要杯酒喫。」

3. 寬闊空曠。南朝宋.謝靈運〈初往新安至桐廬口〉詩:「江山共開曠,雲日相照媚。」宋.范成大〈早發周平驛過清烈祠下〉詩:「登嶺既開豁,入林更清涼。」

4. 發掘、拓展。如:「開礦」、「開荒」、「開源節流」。《玉篇.門部》:「開,開闢也。」《韓非子.初見秦》:「開地數千里,此其大功也。」《三國志.卷二五.魏書.辛毗楊阜高堂隆傳.楊阜》:「伏惟陛下奉武皇帝開拓之大業,守文皇帝克終之元緒。」《晉書.卷二六.食貨志》:「又於征伐之中,分帶甲之士,隨宜開墾。」《隋唐演義》第一回:「君明臣良,漸有拓土開疆、混一江表意思。」

5. 創辦、設立。如:「開店」、「開工廠」、「別開生面」。《易經.師卦.上六》:「大君有命,開國承家,小人勿用。」《史記.卷五.秦本紀》:「為後世開業,甚光美。」《後漢書.卷一九.耿弇列傳》:「昔韓信破歷下以開基,今將軍攻祝阿以發跡。」《鏡花緣》第五二回:「如今天朝雖開女科,無如遠隔重洋,何能前去?」

6. 引導、啟發。《禮記.學記》:「故君子之教喻也,道而弗牽,強而弗抑,開而弗達。」《荀子.儒效》:「教誨開導成王,使諭於道而能揜跡於文武。」《宋書.卷八一.列傳.顧覬之》:「夫建極開化,樹聲貽則,典防之興,由來尚矣。」宋.柳永〈憶帝京.薄衾小枕天氣〉詞:「萬種思量,多方開解,只恁寂寞厭厭地。」

7. 起始。如:「開頭」。漢.馮衍〈顯志賦〉:「開歲發春兮,百卉含英。」三國魏.阮籍〈詠懷〉詩一七首之七:「開秋兆涼氣,蟋蟀鳴床帷。」唐.李商隱〈宋玉〉詩:「落日渚宮供觀閣,開年雲夢送煙花。」《宋史.卷三一四.列傳.范純仁》:「今舉動宜與將來為法,此事甚不可開端也。」

8. 發動、啟行、駕駛。如:「開車」、「開船」。唐.杜甫〈登白馬潭〉詩:「水生春纜沒,日出野船開。」《紅樓夢》一二○回:「賈政打發眾人上岸投帖,辭謝朋友,總說即刻開船,都不敢勞動。」

9. 始做某種行為、動作。如:「開學」、「開飯」。《魏書.卷八四.儒林列傳.盧景裕》:「齊文襄王入相,於第開講,招延時俊,令景裕解所注易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四三回:「一個個手裡拿著六響的洋槍,或是雪亮的鋼刀,賽如馬上就同人家開仗似的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五六回:「機器一到,就要開工的。」

10. 免除、取消。如:「開戒」、「開禁」、「開除」。《書經.多方》:「開釋無辜,亦克用勸。」《五代史平話.周史.卷下》:「仍令諸州每歲造僧帳,有死亡歸俗,皆隨時開落。」《紅樓夢》第六二回:「如今學了這勞什子,他們說怕壞嗓子,幾年也沒聞見。趁今兒,我是要開齋了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三五回:「須要知道,獨犯了忌諱,小則沒分數,大則開除。」

11. 分離。如:「離開」。三國魏.阮籍〈大人先生歌〉:「天地解兮六合開,星辰隕兮日月頹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一○九回:「又值賈母病篤,眾人不便離開,竟容孫家草草完結。」

12. 消散。如:「雲開霧散」。唐.杜甫〈梅雨〉詩:「茅茨疏易溼,雲霧密難開。」《水滸傳》第七一回:「有日雲開見日,知我等替天行道,不擾良民。」

13. 支付。如:「開支」、「開銷」、「開工錢」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四○回:「磚、灰、工匠,共開銷銀一萬九千三百六十兩一錢二分一釐五毫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一五回:「而且考有考費,可了開支公中的錢。」《花月痕》第一二回:「三十兩儘彀開消。老爺要明日,我就回去趕緊張羅,不然,怕誤事呢!」

14. 舉行。如:「開會」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三回:「把苗子平定了,明年朝廷必定開科,大爺、二爺一齊中了。」《鏡花緣》第七回:「當今既開科考文,自然男有男科,女有女科了。」

15. 發射。如:「開槍」。《文明小史》第二八回:「要是捉不到,便要開砲洗城。」

16. 條列、列敘。如:「開藥方」、「開發票」、「開書單」。《福惠全書.卷六.錢穀部.點庫吏》:「每開單,責買紬緞器皿等物,雖云給價,究屬子虛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一一回:「昨日開了方子,吃了一劑藥,今日頭眩的略好些,別的仍不見怎麼樣大見效。」

17. 揭曉。如:「開獎」、「開標」。

18. 割、剖。如:「開膛破肚」、「開了一個西瓜」。

19. 煮沸的、沸騰。如:「水開了」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「我扶著他,你且去做工的那裡借口開水來灌他一灌。」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七回:「卻說張老讓他三個坐下,便高聲叫道:『大舅媽,拿開水來!』」

20. 黃金之純度單位。以二十四開為純金。

21. 量詞。計算紙張大小尺寸之單位。切割一大張紙為若干分之一稱為「開」。如:「對開」、「四開」、「十六開」。

22. 放在動詞後:

⑴ 表示通透、豁達。如:「看開」。《紅樓夢》第一一回:「你只管這麼想著,病那裡能好呢?總要想開了纔是。」

⑵ 表示擴張、擴大。如:「傳開」。《金瓶梅》第六二回:「若得止住不流了,再把口裡放開,吃下些飲食兒就好了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三四回:「只見寶釵手裏托著一丸藥走進來,向襲人說道:『晚上把這藥用酒研開,替他敷上,把那淤血的熱毒散開,可以就好了。』」

23. 姓。如漢代有開章。

注音: ㄎㄞ
資料來源: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開
授權資訊: 創用CC-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臺灣3.0版授權條款
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
回到頁面頂端圖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