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戴震 - 教育百科
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
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為歷史語言辭典,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,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。若您是為小學、國中、高中(職)的學習或教學,建議您優先使用《國語小字典》或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。
|
|
注音: | |
漢語拼音: | dài zhèn |
解釋:
人名。(西元1723~1777)字東原,清學者,安徽休寧人。長於考辨,尤精小學,著有《考工記圖》、《孟子字義疏證》、《原善》等書多達二十餘種,立說精闢透澈,為清代的名儒。 |
|
資料來源: |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戴震 |
授權資訊: | 資料採「 創用CC-姓名標示- 禁止改作 臺灣3.0版授權條款 」釋出 |
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
基本資料
作者: | 程運 |
日期: | 2000年12月 |
出處: | 教育大辭書 |
辭書內容
名詞解釋: (1723~1777)字東原,清安徽休寧人;生於雍正元年,卒於乾隆四十二年,享年五十五歲。 戴震十歲時始能言,然於讀書,則過目不忘,且讀書時必探求其義,塾師授以〔說文〕,三年盡得其節目;年十七,有志於聖賢文學,乃從婺源江慎修游,講習禮經、制度、名物及象緯,推步樂律音韻,皆洞徹其原本,乃益精研〔爾雅〕、〔方言〕諸書及漢儒傳注,由聲音文字以求訓詁,由訓詁以尋義理,實事求是,不偏主一家,亦不過騁其辨,以排擊前賢。嘗曰:「今人讀書尚未識字,輒薄訓詁之學,夫文字之未能通,妄謂通其語言,語言之未能通,妄謂通其心志。此惑文甚者也。」又說:「有漢儒之經學,有宋儒之經學,一主於訓詁,一主於義理,此愚之大不解者;夫使義理可以舍經而求,將人人鑿空得之矣,奚取乎經學?惟空憑胸臆之,無當於義理,然後求之古經,求之古經而遺文垂絕,今古懸隔,然後求之訓詁,訓詁明則古經明,而我心所同然之義理,乃因之而明。古聖賢之義理非他,存乎典章制度者也,昧者乃歧訓詁義理而二之,是訓詁非以明義理,而訓詁胡為?義理不存乎典章制度,勢必流入於異端曲說而不自知矣。」年二十九,補諸生,性介特,多與物件,落落不自得,家貧甚,閉戶著述不輟。乾隆二十年(1755),入京師,時紀昀、王鳴盛、錢大昕、朱筠、王昶諸公官京朝,以學問為尚,戴震皆與為友;尚書秦蕙田領算學求精於推步者,延至其邸,佐五禮通考分輯觀象授時一門;既而尚書王安國延教其子念孫,從受經。乾隆二十七年,舉於鄉,屢赴禮部試,不第;尚書裘日修延教其子行簡,直隸總督方觀承,聘修直隸河渠書,未竟,觀承卒;朱文正公方官山西布政使,聘修汾州汾陽府縣志。三十八年開四庫館,荐充纂修官;三十九年,復試禮部不第,命與諸貢生同赴殿試,賜同進士,選任庶吉士。 戴震出仕時間極短,大部分時間均從事教學,晚年掌教金華書院,從學者甚眾。其為學大指,在精求正詁,通三代典章制度,而因以確知義理之歸,極深研幾,志願至為閎大;而學問淵博,著述甚多,較著者有〔孟子字義疏證〕、〔原善〕、〔原象〕、〔毛詩補傳〕、〔考工記圖〕、〔爾雅文字考〕、〔六書論〕、〔校正水經注〕、〔算經〕等。 王德甫說:「東原(戴震)之學,苞羅旁魄於漢魏唐宋諸家,靡不統宗會元而歸於自得,名物象數,靡不窮源知變而歸於理道,本朝之治經者眾矣,要其先之以古訓,折之以群言,究極乎天地人之故,端以東原為首。」段玉裁為戴震之高弟,〔清儒學案‧東原學案〕附錄中載有段玉裁對其師的評論,曰:「義理文章未有不由考覈而得者,自古聖人制作之大,皆精審乎天地民物之理,得其情實,綜其始終,舉其綱以俟其目,與以利而防其弊。〔中庸〕曰:君子之道,本諸身,徵諸庶民,建諸天地而不悖,質諸鬼神而無疑,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,此非考覈之極致乎。聖人心通義理,而必勞勞如是者,不如是不足以盡天地民物之理也。後之儒者,盡分義理、考覈、文章為三區,別不相通,其所為細已甚焉。先生(指戴震)之治經,凡故訓音聲、算數、天文、地理、制度、名物、人事之善惡是非,以及陰陽氣化、道德、性命,莫不究乎其實。蓋由考覈以通乎性與天道,既通乎性與天道矣,而考覈益精,文章益盛,用則施政利民,舍則垂世立教而無弊。淺者乃求先生於一名一物一字一句之間,惑矣。」可謂推崇備至。 戴震的思想以心理分析為根據。他在〔孟子字義疏證〕中指出:天道就是陰陽五行,人之生分於陰陽五行以成性,是以有血氣心知;陰陽五行是道之實體,血氣心知是性之實體。有實體故可分,有分故不齊;有血氣是以有欲,有心知是以有情有知,給於欲的是聲色臭味,發乎情的是喜怒哀樂,辨於知的是美醜是非。此欲、情、知是性的原質,其本身無所謂善惡;善惡原於人己界限之明與不明。人己界限既明,則彼此不相侵越,自能各遂其欲,各得其情,是謂之善;人己界限不明,則彼此互相侵越,因而情欲發動有過與不及的現象,是謂之惡。故就欲言,專欲為惡,同欲為善。欲遂己之生,乃致戕賊人之生而不顧,是為惡;欲遂己之生,亦遂人之生,是為善。就情之發動言,發而中節為善,有過與不及為惡,而其條理則得之於知;知能辨別是非,推己及人,使人各遂其生,使人都能順情遂欲。故欲與理實非對立,而理即在欲中,捨情欲無所謂理。故戴震說:「君子之自治也,情與欲使一於道義。夫遏欲之害甚於防川,絕情去智,充塞仁義。」又說:「記曰:『飲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。』聖人治天下,體民之情,遂民之欲,而王道備。」其言與孟子不盡相同。 在治學方法上,戴震重視基礎訓練,反對躐等而進,他說:「學者當不以人蔽己,不以己自蔽。」所謂不以人蔽己,是說自己應有主見,不可人云亦云;所謂不以己自蔽,是說不要以主觀的成見妄加評斷。他又說:「志存聞道,必空所依傍;漢儒訓詁有師承,有時亦傅會,晉人傅會鑿空益多,宋人則恃胸臆以為斷。」是說漢晉之弊在於以人蔽己,而兩宋之病則在於以己自蔽。因此在治學方法上,戴震主張要實地作客觀的考證,證據不充分者,則作為假設。如說:「凡僕所以尋求於遺經,懼聖人之緒言闇泯於後世也。然尋求而有獲十分之見者,有未至十分之見者。所謂十分之見,必徵諸古而靡不條貫,合諸道而不留餘議,鉅細畢究,本末兼察。若夫依於傳聞,以擬其是,擇於眾說,以裁其優,出於空言,以定其論,據於孤證,以信其通,雖溯流可以知源,不目睹淵泉所導,循根可以達杪,不手披枝肄所歧,皆未至十分之見也。以此治經,失不知為不知之意,而徒增一惑,以滋識者之辨之也。……既深思自得而近之矣,然後知孰為十分之見,孰為未至十分之見,如繩繩木,昔以為直者,其曲於是可見也,如水準地,昔以為平者,其坳於是可見也,夫然後傳其信,不傳其疑,疑則闕,庶幾治經不害。」其所說十分之見,即是真理,未至十分之見者,即是假設;由未至十分之見的假設,到十分之見的真理,是研究學問必經之階段。由「昔以為直,而今見其曲,昔以為平,而今見其拗」,則為科學研究之一定程序。不僅如此,為學尚必須精審,否則雖淹博,必至泛濫。因此他說:「知十而皆非真,不若知一之為真也。」這種尚科學、重實證的方法,可惜只用在文字的考證上,而沒有應用到自然科學方面,是其缺憾。 在清代考證派中,戴震可居於領導地位,影響亦極深遠;其及門弟子金壇段玉裁,高郵王念孫、王引之父子,均能繼其業並加發揚。在考證學界戴、段、二王並稱,師弟子四人對整理國學古書貢獻甚大,可謂為清學之中心人物。(參見「戴東原的學說」) |
|
資料來源: | 國家教育研究院_戴震 |
授權資訊: | 資料採「 創用CC-姓名標示- 禁止改作 臺灣3.0版授權條款」釋出 |
會員投稿&教育Wiki
教育Wiki
時間
版本內容
投稿者
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,若您有注音、釋義或圖片,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,
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,供其他使用者參閱。
貓頭鷹博士